中國西藏網 > 專題2021 > 2021全國兩會 > 新聞聚焦

          兩會財經觀察 | 用繡花的功夫來種地!春耕用上物聯網 魚米之鄉(xiāng)享悠閑

         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3-10 22:19:00來源: 央視網

           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和“十四五”規(guī)劃綱要草案都提到,要堅持農業(yè)農村優(yōu)先發(fā)展,全面推進鄉(xiāng)村振興。而糧食安全,更是鄉(xiāng)村振興的重要基礎。眼下,春耕生產正在從南向北梯次展開。我們的記者也在浙江南潯進行了探訪。來看看那里的新變化。

            今年春耕,是田來根兄弟倆最輕松的一次,種田能手的一身技藝,今年沒有用武之地。

            去年,兄弟倆開始以接訂單的方式種田。每到農忙時,各類大型農機設備就會準時開到地里集中作業(yè),這個輕松種法讓他們賺到了80萬。

            1000畝是田家兄弟種過最多的地,但在龍頭企業(yè)的屏幕上也只是其中一小塊。聯網后,農戶不再單打獨斗,哪里種小麥、哪里種油菜,都有了統一規(guī)劃。連施下去的有機肥都要根據土壤情況定制生產,用繡花的功夫來種地。數據的積累不僅可以指導當下生產,也將用于日后的研發(fā)。

            如今,港胡村土地流轉率將近100%,每畝收益翻了一番。

            空中俯瞰南潯,除了良田還有遍地魚塘。

            深耕物聯網的博士返鄉(xiāng),就是想打破傳統養(yǎng)殖的天花板。現在,漁民可以通過沈杰搭建的物聯網平臺,實時看到溶氧量等關鍵指標,并通過手機實現增氧、投料等操作。

            接入的魚塘數量越來越多,對市場預期也更加精準。比如,當某種魚的數量高于去年同期時,平臺便會建議農戶更換品種,并幫助對接優(yōu)質客戶。

          (責編: 王智霖)

    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
          久99久无码精品视频免费播放,AV中文精品无码在线不卡,国产精品福利小视频,一级av毛片免费在线观看